题目: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设计
时间:2016年5月10日
地点:物理机电大楼438会议室
摘要:移动通信已经进入以LTE为标志的4G时代,并开始迈向5G。新的应用与需求对于基站天线设计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为了同时满足2G、3G、4G等多个通信系统的要求,需要在很宽的频段内(690-960MHz,1.71-2.69 GHz)满足电路参数和辐射参数的要求,对于±45°双极化基站天线,不仅要求驻波比满足要求(小于1.5),还要求方向图稳定(半功率波瓣宽度满足65°±5°)、交叉极化比宽角度稳定(轴向大于20 dB,±60°大于10 dB)。这些要求给基站天线设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讲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褚庆昕教授近年来近年来在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设计上的一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耦合馈电技术;2.支节加载技术;3.谐振器耦合技术。
作者简介:
褚庆昕,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天线与射频技术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天线与射频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电气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示范中心)主任,IEEE Guangzhou AP/MTT Chapter主席,IEEE和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学会副主任委员和微波学会委员,国家政府津贴享受者。所主讲的本科生课程《射频电路与天线》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2年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0年获广东省教学名师称号。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他引1500余次。2008年发表在IEEE AP上的陷波超宽带天线的文章入选最近10年国际天线领域ESI高被引论文。2014年入选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电气与电子工程)。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2013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和2002年两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包括无线通信中的天线与射频技术、毫米波空间功率合成技术和计算电磁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