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员构成 > 副教授 > 正文

宋争勇

个人简介    

2020.08—至 今   厦门大学      副教授

2015.03—2020.07  厦门大学      助理教授

2013.08—2014.07  南洋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07.09—2013.06  复旦大学      博士

2011.07—2011.08  丹麦技术大学   访问学者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zhysong@xmu.edu.cn

办公地址: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文宣楼B310-1室


研究方向

太赫兹人工智能阵列天线,电磁图像感知与识别,人工智能电磁超构表面,微波毫米波,微纳光子学,等离激元光子学,太赫兹技术


主讲课程

电磁场与电磁波(本科生)

数值分析(研究生)

纳光子学及其应用(研究生)


课题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厦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


代表作:

期刊论文网址

Web of Science & Publons: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N-1749-2014


奖项与荣誉

[1]2025年第十七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2025年第九届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年会安踏创新专项奖励基金优秀创新教育指导教师。

[3]2024年高等教育(本科)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13/14)。

[4]2024年荣获闽都陈嘉庚公益基金会·厦门国际银行奖教金(科研类)。

[5]2023年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6]2023年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指导教师。

[7]2023年第十六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8]2023年第七届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突出贡献奖。

[9]2022年厦门大学“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

[10]2021年度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优秀班主任”称号。

[11]2018和2021年度获得厦门大学本科生科创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暨德贞社会课堂基金优秀指导教师。

[12]2018年-202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教学先进个人”。

[13]指导张曼同学完成的《基于石墨烯-间隔层-二氧化钒-间隔层-金属结构的太赫兹双功能吸收器》论文入选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14]指导刘雯雯同学在本科期间3获国奖,发表6篇SCI论文,入选“2020-2021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刘雯雯同学代表2022届厦门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典礼讲话。

[15]指导硕士研究生周泽锴(2次)、何灿辉(2次)、徐佳帅、李长清、唐潮仙等获得国家奖学金。









    版权所有@厦门大学电磁声学研究院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厦门大学 邮编 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