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月:1994年10月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Email: chenyahong@xmu.edu.cn
办公室:翔安校区文宣楼A301
碳基逻辑电路:基于晶圆尺寸的半导体碳纳米管薄膜构筑可重构的晶体管,实现逻辑存储架构。
生物自组装与微纳制造:以核酸分子为材料,构筑介观尺度的组装结构,实现功能材料的纳米尺度的精准加工。
生物仿生传感器件:以碳基材料作为传感器件,实现蛋白质互作、小分子传感等超快传感探测。
教育经历
2016.09-2021.07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博士 导师:杨朝勇教授
2018.03-2021.06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联合培养 导师:孙伟教授
2012.09-2016.07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学士 导师:杨朝勇教授
2025.02-至今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2022.06-2025.01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 博雅博士后 导师:孙伟教授
2021.06-2022.06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 研究助理 导师:孙伟教授
微波技术基础 (本科生)
1. Yahong Chen, Mengyu Zhao, Yifan Ouyang, Suhui Zhang, Zhihan Liu, Kexin Wang, Zhaoxuan Zhang, Yingxia Liu, Chaoyong Yang, Wei Sun*, Jie Shen* & Zhi Zhu*, Biotemplated precise assembly approach toward ultra-scaled high-performance electronics. Nat. Protoc., 2023, 18, 2975
2. Yahong Chen, Chaoyong Yang, Zhi Zhu*, Wei Sun*, Suppressing high-dimensional crystallographic defects for ultra-scaled DNA arrays. Nat. Commun., 2022, 13:2707
3. Mengyu Zhao†, Yahong Chen†, Kexin Wang, Zhaoxuan Zhang, Jason K. Streit, Jeffrey Fagan, Jianshi Tang, Ming Zheng, Chaoyong Yang, Zhi Zhu*, Wei Sun*, DNA-directed nanofabr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carbon nanotub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Science, 2020, 368, 878. †Equal contribution
4. Yahong Chen, Wei Sun*, Chaoyong Yang, Zhi Zhu*, Scaling up DNA self-assembly. ACS Appl. Bio. Mater., 2020, 3, 2805.
5. Yinfan Ouyang; Xinyu Deng; Jie Shen., Yahong Chen*. Mesoscale functional DNA superstructures. Acta Polymerica Sinica, 2025,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110
6. Yahong Chen, Guoliang Ke*, Yanli Ma, Zhi Zhu, Minghui Liu, Yan Liu, Hao Yan*, Chaoyong Yang*, A synthetic light-driven substrate channeling system for precise regulation of enzyme cascade activity based on DNA origami. J. Am. Chem. Soc., 2018, 140, 8990.
项目:
2025.12 深圳市科技计划 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面上项目 项目主持
2025.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项目主持
2025.07 厦门市科技计划 厦门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主持
202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项目主持
2023.11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 课题骨干
2022.1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二等资助 项目主持
2021.12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 课题骨干
专利:
1.孙伟,陈雅鸿。在基底上沉积纳米结构的方法和纳米结构阵列,中国专利,No.CN202180025945.7
2.孙伟,陈雅鸿。Method for deposition nanostructures on substrate and nanostructure arrays, 美国专利,No.US17/916,052
3. 孙伟,陈雅鸿,王可心,邓欣宇。电子器件及制备方法、测试电路及制备方法、测试方法,中国专利,No. 202311161764.4
(1)课题组具有充足的2026年硕士和博士名额,也欢迎研究助理来实验室过渡,方向主要为半导体器件集成,生物传感以及生物自组装。其中博士生要求具有SCI写作能力,最好是发表过一篇以上SCI科研论文,四六级符合厦门大学的招生要求。优秀的博士生有机会前往北京大学联合培养。
(2)课题组氛围融洽,男女比例均衡,经费充足。欢迎前来交流再做决定。
(3)优先考虑:学科背景为物理学、电学、化学和生物学,实验能力和仿真能力兼具者欢迎报名,请联系:chenyahong@xmu.edu.cn。
